51品茶茶馆儿论坛_51一品茶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_51龙凤茶楼论坛网深圳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东莞横沥镇:探索社区发展基金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5-05-08     人阅读


22.jpg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开展老人园艺公益项目。

33.jpg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举办全民反诈普法宣传活动。

44.jpg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举办公益齐健步活动。

横沥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部,辖区总面积44.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8万人。因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大,居民需求相对复杂,社区治理面临着资源有限、居民参与不足等挑战,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近年来,横沥镇以“共谋社区发展、共建社区和谐、共享社区安宁”为宗旨,成立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探索出“党委领导、政社协同、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选强“主心骨”

横沥镇把筹备成立基金会作为“书记项目”重点推进,构建“1+5+N”党建引领体系,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党建联席会议、项目联审、资源联调等5项机制,联动30家商协会、200多家企业党组织形成治理共同体。在基金会成立伊始就同步组建党支部,由镇工商联前会长担任“双带头人”(法定代表人、理事长),吸纳20名企业家党员进入理事会,确保党组织在资金募集、项目决策等关键环节的政治引领。

“我们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焙崃ふ蛏缁嶂卫硇葱鹿こ谈涸鹑硕∽壳战樯?,横沥镇依托基金会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管理机制,累计推动解决电动车充电桩增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暑期托管等民生实事127项,党组织服务精准度提升62%。

多措并举注满“蓄水池”

资金是基金会运作的基础。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通过多元模式构建资金池,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财政引导+社会众筹+市场运作”的三位一体资金生态。首期607万元启动资金中,镇财政以“种子资金”形式投入250万元,撬动30名商协会代表及企业家捐赠357万元。在社区发展基金下,又创设社会应急和教育发展两个子基金,其中社会应急基金主要用于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目前已为遭受重大意外的困难群体和市蓝天救援队购买应急救援设备资助26万多元,彰显“平急两用”功能;另有500万元的教育发展基金,通过助学奖教等方式支持本地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设立“公益信托”产品,通过专业理财实现社区发展基金年均8%的收益增长,破解传统慈善组织“等米下锅”的困境。

构建“内部审计+理事会监督+社会公开”的闭环监督机制。以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和公信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在内部审计上,基金会严格规范运行程序,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依法进行核算,健全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监督、财务决算和会计档案管理等机制。在理事会监督上,理事会定期审议基金会财务报告,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监督上,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开发资金流向追溯系统,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每季度发布《善款阳光报告》,创新“项目观察员”制度,邀请捐赠企业代表全程参与项目评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资金运作全过程公正公开。

多维发力解决“关键事”

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实施“善治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精准施策惠及民生,将资金用好、用活。

共建共融项目,助力社区破解治理难题。在资助对象上,每年投入100万元,对社区、企业(工业园区)和住宅小区三大领域治理工作实施资助计划,包括资助“情暖睦邻”“善治横沥”等项目举办活动1043场,惠及群众40多万人次。连续资助四届“善治横沥共享家园”计划公益创投项目,投入67万元支持41个子项目实施,涉及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关爱等领域,开展服务活动532场次,惠及群众3.6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基金会在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共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资助方式上,对于公益类的自发组织项目全额支持,开展企业员工关怀、粤心安共建、舒心包派送、共享超市等多个公益项目,累计资助金额360万元。创新“公益配捐”模式,对企业等营利主体以配比形式支持共建项目,比如,企业每出资1万元,基金会配套0.5万元支持共建。

支持社区建设,助力社区人居环境优化。基金会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建设号召,全力支持美丽家园(小区微改造)、“党建+公益”共建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基层治理体验空间、社区共享超市、花卉超市等项目建设。支持开展公益齐健步活动、住宅小区“和谐杯”三人篮球比赛、“社区发展和谐杯”广场舞大赛、住宅小区少儿歌唱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打造“新莞人文化节”品牌,通过“候鸟儿童艺术团”“楼嫂调解队”等载体,开展粤剧展演、邻里厨艺赛等活动,新老居民参与率达73%。自去年以来,基金会支持社区项目服务202场,惠及居民达7万人次。“现在周末带着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真正有了家的感觉。”来自湖南的务工人员李女士感慨道。

多元共治汇聚“大能量”

横沥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有效提高了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效率,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构建了“五社联动”机制。依托基金会开发“善治横沥”智慧平台,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企业、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集成需求征集、项目发布、志愿招募等8大???,形成“群众点单—基金会派单—社会组织接单—多方评单”的服务闭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出租屋安全管理等六大治理重点,定向投入专项资金380万元?;鸹峤⑸缁嶙橹沙ぶ甘兰厶逑?,对创投项目实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项目执行率提高了45%。

培育了一批本土社会组织?;鸹峄嘤就辽缁嶙橹奂婆嘤斯婵Х妊г?、共治协会、凤凰粤剧团等社会组织22个,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这些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项目,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意识,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提高了社区凝聚力。比如,公益咖啡学院已孵化8间“益企啡吧”,开展26期公益咖啡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290名,帮助37名学员就业创业;开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315场次,服务时长25万小时;建设社区共建花园91个,举办社区人居环境美化活动75场次,惠及群众1.2万多人次。

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基金会通过挖掘、培育和发展公益导师、楼嫂等“社区领袖”,组建“三牛”(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志愿服务队,“线上+线下”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累计带动1万多人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横沥镇基层治理呈现“三升三降”显著成效: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2%,社会组织数量增长300%,志愿服务时长突破25万小时;同时,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38%,治安警情下降27%,12345热线投诉量下降43%。在这份亮眼的答卷背后,是横沥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横沥镇将进一步深化政社协同、增强造血功能、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基金会从传统慈善组织转型为基层治理的“资源整合器”和“治理加速器”,以基金会这个“小支点”撬动多元共治“大格局”,为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中国城市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