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茶馆儿论坛_51一品茶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_51龙凤茶楼论坛网深圳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从“嵌入”到“融入”:苏州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层思考

2020-12-17     人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推进以及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专业社会组织不断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州更是如此。2012年以来,苏州陆续推出各种公益创投项目、社区党建为民服务项目、政府购买社区服务项目等,专业社会组织不断通过项目载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为社区“排忧解难”。2016年伊始,苏州开始推行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进入“深层化”状态。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要求专业社会组织需有若干固定人员入驻社区。在街道层面,提供“4+X”服务(4为专业化服务、搭建“三社联动”实体化平台、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探索建立社区公益金,X为自选)。在社区层面,提供“3+X”服务(3为社区需求调查与分析、促进社区互动与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组织化程度,X为自选)。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进一步使专业社会组织在苏州社区治理中“大显身手”,在解决社区问题、协调社区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找准自身定位积极融入社区

在社区治理中,专业社会组织在技能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是“外来者”,在“本土化”方面,专业社会组织要略逊一筹。专业社会组织“落地”社区,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着从“嵌入”到“融入”的转型?!扒度搿敝皇且馕蹲旁凇拔锢砜占洹币庖迳系摹奥涞亍保叭谌搿痹蛞馕蹲拧吧缁峥占洹币庖迳系摹奥涞亍?。虽然在参与社区治理中,我国学者对专业社会组织的“融入”有着不同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但基本上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专业社会组织要有清晰的职能定位,二是专业社会组织能与社区各方和谐共处形成合力。

专业社会组织“融入”社区需要一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职能定位维度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越位”问题。居委会把专业社会组织当成自己的“替代者”,把自己该做的事务都交由专业社会组织去做。二是“失位”问题。一些本该由专业社会组织完成的工作,却被居委会“越俎代庖”,造成专业社会组织的“失位”。三是“错位”问题。由于所需资源来自政府,因此在社区治理中,对专业社会组织而言,需要完成政府的一些“临时”任务,这样自身的本职工作有可能受到影响。四是“超位”现象。社区把专业社会组织当成“万能”的,什么都能解决,交付一些超过专业社会组织范畴的工作。在与社区各方和谐共处形成合力维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现行体制下,很多购买服务是由市级与区级统一招标,街道与社区没有发言权。街道与社区可能“青睐”某一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服务,但是有时难遂心愿。那些并未得到“青睐”的社会组织入驻辖区后,街道与社区往往在配合度方面有所折扣。二是专业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必须与物业以及业主委员会打交道。很多情况下,物业与业主委员会并不配合专业社会组织工作,他们认为居委会是社区核心所在,质疑专业社会组织的“合法性”。三是专业社会组织进入社区,为居民服务,解决居民相关问题,但是有些居民并不认同。在部分居民看来,为居民服务的应当是居委会,因此对专业社会组织“将信将疑”。早期在社区做过项目的专业社会组织要好一些,没有社区工作“积淀”的专业社会组织要融入社区就更加艰难。

完善社区治理制度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苏州各级政府陆续采取措施,积极推动专业社会组织融入:制定服务清单并明确职责分工,划分专业社会组织与居委会的职责空间;规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方便专业社会组织与社区各方的沟通交流;规定社区须积极配合和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同时调整出1—2名协调能力强、服务居民好的社区工作者担任“协调员”;要求居委会帮助协调专业社会组织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干预专业社会组织内部事务,不增加额外负担,不得将属于社区(村)委会职责范围的事务转嫁或变相要求专业社会组织完成;探索购买服务重心下移,放权街道与社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购买,而不是由市、区“一揽子”实施购买;聘请居民代表参与评审,以此来拉近专业社会组织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为营造良好关系做铺垫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社会组织从“嵌入”到“融入”的转型,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要建立社区治理的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合理划分专业社会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的界限。目前苏州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精益求精,细化相关程序,使政策更具操作性。江苏“执法管理标准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法律框架下,有关部门制定执法标准体系。执法标准体系十分具体,分为岗位、行为、裁量、保障4大类、57小类,总共涵盖995项标准规范。这样,开展工作就会更加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当前急需制定社区治理方面的标准化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与规范实践工作,为专业社会组织融入社区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进一步搭建三社联动与协商民主的平台,实现社区各方的充分互动。联席会议制度虽然为社区各方互动提供有利条件,但还远远不够。必须为社区治理开辟更多与更高层次的平台,实现充分的多元互动。充分的多元互动有助于提升信任与友谊,消除社区其他方对专业社会组织的偏见与误解;充分的多元互动可以为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更多展示技能的机会,赢得更多的接纳与支持。

从专业社会组织自身角度来说,也要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社区。首先,要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组织积极沟通,寻找彼此合作的契合点,用真诚的态度以及专业的服务方法帮助他们提升相关工作。其次,要科学“破冰”,赢得居民的心。要调研居民的需求,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要善用社会网络,发展居民骨干,“以点带面”。居民骨干有着较为广泛的社区联系,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帮助社会工作者快速“融入”社区。再次,要展示专业化技巧。在社区治理中,专业社会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专业化技巧,这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前提,也是专业社会组织赢得其他组织以及居民认同的基础。最后,要积极推动政策转化。在社区治理中,专业社会组织不能仅局限于实践,还要在实践中反思与总结,并将得失经验反馈于政府。这不仅是专业社会组织使命所在,也有助于更好地赢得认同与“融入”社区。

(作者宋言奇系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